- 新闻
- 汽车新闻
- 马来西亚拥车率位居亚洲第二
在马来西亚社会,拥有汽车十分普遍;许多家庭甚至有两辆乃至三辆车,这几乎成了常态。其结果是,交通拥堵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,尤其是在巴生谷等城市地区。
据 Seasia.co 数据显示,马来西亚以每千人拥有 535 辆汽车 的比例位居亚洲第二,仅次于日本。
事实上,仅 2025 年前两个月,data.gov.my 的数据就显示新登记的私人车辆已达 113,136 辆。本地热门品牌 Perodua 和 Proton 以 54,627 辆及 20,756 辆高居前两位。
随后是 Toyota 的 15,407 辆和 Honda 的 10,866 辆,凸显了国人对私家车的强烈偏好。
马来西亚人的汽车拥有量远超邻国。原因何在?
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(UPM)的 Law Teik Hua 博士指出,这主要因为本地燃油价格低廉,加之国产车价位亲民,让许多人都负担得起买车。
他在接受《Harian Metro》访问时表示:“人们买车并不只是想买,而是觉得不得不买。”
对于公共交通不足的地区居民而言,私家车不仅是奢侈品,更是必需品。
因此,交通拥堵在巴生谷、槟城、柔佛和马六甲等车辆密集地区尤为严重。
该博士指出,马来西亚道路往往同时承载摩托、货车和轿车,而这超出了道路最初的设计负荷。
他补充道:“这些地区的基建扩张速度赶不上车辆增长,尤其在高峰时段经常出现瓶颈。”
尽管捷运(MRT)和轻快铁(LRT)线路有所延伸,许多地区的公共交通仍不足以满足需求。对缺乏设施的居民而言,公共交通往往不是可行选项。
该博士认为,要解决这一问题,关键在于把公共交通提升为首选而非备选。他建议把巴士、MRT 与 LRT 服务延伸至更多地区,以提升可达性并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。
他进一步强调,需要改善道路、缓解拥堵,并鼓励更多人拼车,以降低交通压力。
与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,他主张制定更宏观的策略:在城市外创造就业并改善设施,避免人口过度集中。
标签:
作者
Chee Wei
Lover of all things fast, but always happy to take the slow lane when it comes to storytelling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