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新闻
- EV
- 电动车免税期结束:自 2026 年起整装进口(CBU)电动车将不再享有免税待遇
据《The Edge》报道,从明年起,进口电动车(EV)将不再享有免税进入马来西亚的待遇,因为政府将逐步取消针对整装进口(CBU)车型的消费税豁免。
根据财政部发布的《财政展望与联邦政府收入预估报告》,进口电动车的消费税豁免将于 2025 年 12 月 31 日结束。财政部预计,2026 年的消费税收入将增长 2.3%,达到 127.9 亿令吉,部分原因正是这一免税期的终止。
尽管马来西亚汽车协会(MAA)呼吁政府延长激励政策,这项决定仍然被落实。MAA 主席 Mohd Shamsor Mohd Zain 曾敦促政府将进口纯电动车(BEV)的免税期延长至 2027 年,并将本地组装电动车(CKD)的免税期延长至 2030 年。
他指出,这对维持销售势头和吸引长期投资至关重要,因为在 2025 年上半年,电动车仅占汽车总销量的 4%,尽管这一数字同比几乎翻倍。
预计随着免税期限在 2025 年结束,整装进口(CBU)电动车的销售将迎来抢购潮,买家与经销商都将赶在最后一年享受免税期。
依赖进口车型的品牌,如 Tesla、BMW、Mercedes-Benz、Kia、XPeng 和 Hyundai,预计将在截止日期前创下交付纪录。一旦 2026 年恢复征税,售价将显著上涨。届时,CBU 电动车将被征收额外 30% 的进口税,以及 10% 至 30% 不等的消费税,再加上现有的 10% 销售税。
与此同时,本地组装(CKD)电动车仍将享有完整的免税优惠,直到 2027 年底。这项政策正推动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在本地进行生产。
Proton 与 Geely 正在 Tanjung Malim 开发汽车高科技谷(Automotive Hi-Tech Valley),而 Perodua 也在筹备其位于 Rawang 的电动车工厂。
BYD 与 KL Kepong 合作在 Tanjung Malim 设立装配厂; Chery 正在 Lembah Beringin 投资; Leapmotor 将与 Stellantis 在 Gurun 合作组装电动车; GWM 正与 EPMB 在马六甲合作;Wuling 则与 Tan Chong Motor 在 Segambut 携手。
并非所有品牌都确认了本地组装计划,行业目前希望政府能明确 2027 年之后的政策方向。许多厂商认为,当前的两年激励期不足以回收建立生产线的高成本。
目前外界关注的焦点是,这些品牌在免税结束后将选择哪些车型进行本地生产。例如,BYD 不太可能在马来西亚组装其全部七款车型。
部分车型可能继续以进口 CBU 的形式销售,但售价将更高,甚至可能被取消。
根据现有的市场趋势,Proton 预计将生产 e.MAS 5 与 e.MAS 7,Perodua 将生产 Q-EV,BYD 将生产 Atto 3 与 Atto 2,Chery 生产 E5,Leapmotor 生产 C10,Wuling 生产 TQ Bingo,而 GWM 生产 Ora Good Cat。
一些品牌也可能借此机会以更新款车型取代现有产品线。
CBU 免税政策的结束,标志着马来西亚电动车发展的转折点。消费者在 2026 年起可能面临更高的车价,但这一举措有助于强化本地制造业,并吸引更深层次的投资。
目前的关键问题是:在马来西亚致力于实现到 2030 年电动车(xEV)市场占比 20%、到 2040 年达到 50% 的目标时,这是否是正确的一步。
标签:
作者
Chee Wei
Lover of all things fast, but always happy to take the slow lane when it comes to storytelling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