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新闻
- 评测
- 测评:Myvi 车主视角中的 Perodua Axia,真的大跌眼镜!
新一代 Perodua Axia 推出有一段时间了,在马路上也能看到非常多 Axia 已经上路,而小编不久前才第一次坐上感受到新 Axia。经过一个礼拜与 Axia 的相处,对身为拥有过 3 代 Myvi 的小编来说,Myvi 有一些地方实在是需要再改进。
小编这次借到的是 Axia AV,顶配的版本,也是网上比较热议的一个,RM49,500 的价格不经会让很多人动摇直言 “Axia 罢了喔”。确实,便宜的 Perodua Axia 已经是过去式,就如我国很多其他品牌的车也一样价格,不再是人们认知里那样便宜了。
小编将分为 3 个重点:分别是驾驶,行驶质感和配备,来概述小编对 Axia 的一些感想。
进入正题前,先附上价格表:
Axia G :RM38,600
Axia X:RM40,000
Axia SE:RM44,000
Axia AV :RM49,500
(价格不含保险)
驾驶
驾驶操控就对是 Axia 最大的升级,Axia 采用 DNGA 底盘的 Axia ,车架的刚性相比旧 Axia 更加好,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在跑高速的时候,车子不会给你一种飘飘然的不安全感,而是稳稳的贴在马路上。过弯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;小编在借车的这一个礼拜中抽空去跑了一趟 Kuala Kubu Baru 到 Fraser's Hill 的山路,途中小编能够明显的感觉到 Axia 尾部非常灵活,几乎没有出现转向不足(俗称“推头”)的情况,尤其是在窄弯中的表现,进弯的时候车身的侧倾非常少(相比旧款 Axia 和 Myvi),车头的指向性也很灵敏,这些也许要归功于新 Axia 的车身非常轻,不到 900KG 的车身重量让这辆 Axia 的整体动态表现显得十分敏捷,能够轻易的做到车辆的重心转移。整体玩乐性质极高!
但是来到 Myvi 的话,小编只能说它的操控一言难尽,它不差,穿梭在城市道路上非常得心应手,动力的传递也非常线性,但如果想要偶尔去霍霍这辆车,它就会显得力不从心。首先,Myvi 的车头比较重,加上原厂给 Myvi 配上了 GoodYear Assurance TripleMax 节能胎,转向不足是常有的事情,抓地力什么的就不用指望了,再来就是悬吊调教取向模糊,日常实用稍硬,但当激烈驾驶时支撑力又不足。像小编说的,它的操控一言难尽。
补充一点,两款车都是采用 D-CVT 变速箱,先说 Axia,小编一个星期体验下来,能够感受到 Axia 动力响应相比旧 Axia有明显的提升,CVT 变速箱的优势就是能够让引擎持续保持在最佳的发力区间,正好弥补了小排量引擎那种换档时上气不接下气的短板,Axia 在起步,中速甚至到高速时,都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动力是有在的。不过,Axia 的引擎和变速箱调教会偏 “运动”,可能原厂为了营造这种随传随到的动力响应,就把引擎和变速箱设置得过于“灵敏”,这就导致它的引擎会一直处于非常高的转速,显得非常亢奋暴躁(引擎噪音很大)。
相反的,同样采用 D-CVT 的 2022 Myvi 的动力响应就温和许多, 也归咎于 Myvi 的引擎排量比 Axia 大,扭矩比较充沛,引擎不需要拉到很高的转速也能够得到足够的动力,在中高速度区间的差别最为明显,Myvi 能够以较低的转速行驶更高的速度,同时引擎的噪音也相对的更小。
行驶质感
Axia 和 Myvi 的行驶质感主要的差别在于 NVH (噪音、振动与声振粗糙度)的表现。Myvi 的隔音效果相比 Axia 略显粗糙;路噪,引擎噪音,风噪等在车辆速度提高后都非常明显,实属难受一些。至于 Axia,小编在拿到车开上路的时候,能明显感觉到车外声音较小,与小编自己 Myvi 形成很大的反差。虽说如此,像刚刚说的,Axia 的动力调教比较暴躁,转速偏高,NVH 再好也抑制不了引擎的噪音,不过整体表现相比旧 Axia 提升了不少。
此外,Axia 车内的抖动还是非常明显,尤其是车辆怠速时,但是,如果相比上一代的 Axia,新 Axia 的抖动会相对来得温和一些,整体的感受还在可接受范围,并不会有强烈的不舒适感。
驾驶坐姿一定程度影响了一辆车的舒适度,小编认为 Myvi 最大诟病的就是它的椅子,椅子的柔软度偏硬,长时间坐了会很不舒服,椅子的设计也很不符合人体工学,特别是调整椅子角度的时候;小编的身高是 173cm,把椅子调整到腿部舒适的状态时,手部够不到方向盘,手部能较舒服的够到方向盘时,腿部就整个弓起来,导致小编只能用一个极为别扭的姿势开车,非常不舒服,真心希望原厂能够在下一代 Myvi 改善这个问题。来到 Axia,它的椅子就能够让小编很好地找到比较舒适的坐姿,椅子的柔软性适中,长时间坐着不容易腰疼,手和脚都能够以一个比较放松且舒适的的姿势够到方向盘和踏板。
配备
由于小编借到的是顶配版的 Axia AV,而小编自己的 Myvi AV 也是顶配版,两款车均配备了 6 个安全气囊和车身稳定系统,在先进安全配备上两者主要的差别就在有没有 ACC(自适应定速巡航),两款车都配备了 Perodua 的 A.S.A 3.0 先进式主动安全辅助系统,为了更明显的参照,以下是两款车先进式主动安全辅助系统的功能表:
相信定速巡航这个功能在我国并不是一个经常被用到的功能,但是有总好过没有,小编当初选择 Myvi AV 就是因为 RM60,000 以下只有它有这个功能。显示屏方面,Axia 的驾驶座仪表和中控屏都是用这和 Ativa 同样的 7 寸 TFT 显示屏以及 9 寸中控屏,依然没有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,Myvi 的驾驶座仪表则是指针式加上一块 TFT 屏,中控屏为 6.9 寸的娱乐主机,同样没有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。不过说实在的一句,对于小编个人而言,两款车的配备在它们价位来说可说是完全无法挑剔的,该有的都有。
所以 Myvi 车主视角中的 Axia 到底是怎样?
经过与 Axia 相处了一个星期,小编我是真的很喜欢 Axia 的整体表现,甚至希望它就是下一代 Myvi 的基础;轻量化车身,操控灵敏,可说它提供的体验,在 RM 50,000 的这个价位里是无懈可击的。
至于对那些没有接触过 Myvi 或者 Axia 的首购族来说,那一辆车更适合作为第一辆车,小编的答案是 Axia,而且经济条件允许的话,直接上顶配版,直接体验更完整的配套。
Gallery




















标签:
作者
Chee Wei
Lover of all things fast, but always happy to take the slow lane when it comes to storytelling.